学院新闻

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甘肃省高水平“新工科”建设专业
[2024-12-24]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发布了甘肃省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及专业认定结果。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遴选认定为甘肃省高水平“新工科”建设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2年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专业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依托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围绕生态材料、新能源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获批甘肃省创新创业特色专业、甘肃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自2018年7月以来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也是西北师范大学第二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019年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019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未来,我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吕华教授为学院师生作报告
[2025-07-11]

2025年7月9日,受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工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吕华,通过线上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聚氨基酸的皮实、高通量合成与生物医学应用”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1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中,吕教授从NCA的分子结构特征入手,系统阐述了该类化合物遇水不稳定的内在机制,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水分对NCA结构的影响机理。基于这一理论认识,成功设计合成了具有生物医学功能的“皮实”聚氨基酸。吕教授特别寄语在场的研究生同学,强调化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他指出,一个优秀的化学工作者应当具备多维度的思考能力:既要注重实验设计的成本效益和实用性,更要深入探究分子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既要追求材料的优异性能,也要充分考虑合成工艺的绿色环保特性。报告会后,吕华老师与线上参会师生就NCA结构设计和聚氨基酸的合成、如何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等进行了互动交流。这场报告不仅展现了前沿的科研成果,更传递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报告人简介吕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雅特聘教授,Biomacromolecules副主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

学院召开暑期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并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2025-07-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院安全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7月8日下午,学院党委以“党建+安全”深度融合为抓手,在开物楼A1209会议室组织召开暑期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并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学院党委书记王秀珍、副院长史兵兵、郭昊,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各平台负责人及楼层长参加了会议和检查。会上,副院长史兵兵组织再次学习《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对上半年实验室安全工作做了总结,并结合近期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系统梳理了实验室卫生、气瓶管理、危化品存储等六类高风险环节的防控要点,明确了日常管理要求。副院长郭昊就暑期实验室通风橱改造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确保施工与安全并行,持续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党委书记王秀珍同志指出,学院上半年实验室安全工作总体平稳,但目前仍存在短板和风险点,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各党支部要将安全工作作为党建业务融合的重要抓手之一,教育引导全体师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特别是署期要格外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平稳。会后,由学院党委委员、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