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英国巴斯大学Tony D. James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在线作学术报告,题目为《Fluorescent Chemosensors: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学院师生8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学术会,会议由我院李平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James教授系统阐述了其课题组在荧光探针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基于生物体内特征开发的一系列响应型荧光探针。这些探针通过硼酸酯与二醇类化合物(如D-葡萄糖)的共价结合作用,以及针对活性氧自由基的特异性响应机制,实现了对生物体系中关键分子的高选择性检测,已成功应用于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通过本次讲座,我院师生对荧光探针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James教授在荧光探针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上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其报告内容翔实生动,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宝贵的科研启发。
报告人简介
Tony D. James是英国巴斯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他于1986年在东安格利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2-1995年,在日本跟随Seiji Shinkai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2000年,他在伯明翰大学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大学研究奖学金,2000年加入巴斯大学。他曾荣获多项荣誉,包括Daiwa-Adrian奖(2013年)、CASE奖(2015年)、MSMLG Czarnik奖(2018年)、Frontiers in Chemistry Diversity 奖(2020年)以及英国皇家学会沃尔夫森优秀科研奖(2017-2022年)。目前,他担任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期刊编辑、Frontiers in Chemistry超分子化学专题主编,以及Smart Molecules副主编。他已发表535篇学术成果,包括4部专著、10个书籍章节和521篇论文,其H指数高达97。自2022年起,他连续被科睿唯安(Clarivate)评为“高被引科学家”。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864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