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院士应邀来我院讲学,作了题为《近红外荧光探针——激发态调控与理性设计》的报告。报告会在知行校区弘文楼159报告厅举行,学院师生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我院李平教授主持。
在此次汇报中,朱为宏院士首先讲解了利用聚合物簇诱导荧光作为可靠的参比信号,将传统的单波长荧光强度转向更可靠的比率型荧光探针。接下来介绍了ICT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反转特性实现信号的增强或反转,从而检测强吸电子物种的荧光激活特性。最后,通过设计AIE探针的双亲性和聚电解质策略,使其可以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实现了探针从“always on”到“turn-on”的转变。这些策略有效解决了当前AIE探针在生物成像领域的靶向瓶颈问题,为AIE生物探针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本次讲座,我院师生对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朱为宏院士的精彩报告激发了广大师生对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兴趣。多名师生与主讲人展开了讨论,进行了学术交流。
报告人简介
朱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在光敏化学产品稳定性强化、过程强化、高端化应用取得系列创新成果。迄今已在Science、Nature、Nat. Photonic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Adv. Mater.、Matter、Nat.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360余篇,获评科睿唯安化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目前担任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会士等,任Smart Molecules、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过程工程学报》等杂志副主编。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864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