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庆祝西北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学术交流活动系列报告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22-07-09 浏览量:40

为庆祝西北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暨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术月活动,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西北民族大学陈丽华教授和兰州大学程修文教授于202278日下午在线为我院师生作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1)多功能环境修复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2)双金属复合物/膜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次会议由我院王其召教授主持,课题组师生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陈丽华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废水净化以及太阳能界面蒸发器的设计两个方向的研究进展以及实际应用。陈老师首先介绍了疏水/亲油生物质多孔泡沫固定化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选择性吸附和高效降解、沥青负载微生物多孔材料制备及选择性吸附降解性能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通过紧扣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的高亲水性、高吸光性和低导热性要点,设计了疏油型玄武岩纤维气凝胶和隔热、耐盐型聚离子液体凝胶光热转化材料,研究了材料在太阳能界面蒸发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光热转换效率和优良性能,为以后同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方向。

    

程修文教授“双金属复合物/膜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的报告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当前抗生素对水质的影响危害是非常大的,传统的水处理工艺主要是生物方法,但是微污染水很难被此法处理,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催化氧化对水进行深度处理来提高水质。程教授团队主要在臭氧催化氧化、过硫酸盐氧化方面进行一些研究,通过复合膜微观结构-组成与表面态-污染物去除性能之间构效关系,阐明复合催化膜/PMS体系自由基演变及反应规律与微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程老师分别介绍了团队近期在光辅助铁锰复合物活化PMS降解水中SMX、LDHs及其衍生物活化PMS降解水中SMX以及LDHs/纤维复合膜活化PMS处理医院废水的效能与机制方面的研究,都得到了很好的水处理效果和应用前景。为后期水处理催化剂设计及其机理探究提供了良好思路与方向。

  

会议结束后,陈老师和程老师分别与师生在线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并且对老师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本次精彩的学术报告为师生实验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考。


【专家简介】

陈丽华,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人才计划、获得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等奖励,担任甘肃省化学会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负责人。长期从事功能材料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微生物多孔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组分设计、化学合成、功能调控与构效关系、器件组装及应用相关研究。在亲水疏油型多孔材料制备及其太阳能界面蒸发净化含油废水,微生物多孔材料修复含油污泥等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含油污泥绿色消减技术和工艺应用于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川庆分公司等,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三年在SCl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中石油技术委托项目5项,累计资助金额400余万元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完成人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程修文,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及应用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青海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数十项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11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8以上论文80余篇),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等。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银奖、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联系方式

学院办公室:0931-7970806

本科教务办公室:0931-7970144

研究生教务办公室:0931-7971851

团委办公室:0931-797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