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2020年发展总结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21-07-07 浏览量:1327

2020年是学院“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学院围绕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理工协调发展、化学优势学科突出的奋斗目标,坚持外延建设和内涵提升并举,深入推荐科研、教学、管理、党建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学院“十三五”期间的事业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学科建设

(一)学科平台基地建设

全面推进学科科研平台基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2020年完成了保水化学功能材料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申报,总结了国合基地建设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召开了“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十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甘肃省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第十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及“风沙危害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第五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召开了2019年总结会暨青年学者论坛。

(二)学位授权点建设完善工作

2020年完胜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学位点的申请工作。整理相关评审材料,制定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

(一)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有序组织完成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全力推进学院信息化教学改革。通过积极使用各类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完善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深入推进《西北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延伸“五个环节实施办法(试行)》,突出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外阅读及讨论环节。

(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化学本科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有序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显著2020年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项, 出版高校教材1本,《化学文化学》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上线慕课课程2门,正在建设慕课课程7门。

(三)本科生实习基地建设

重点突出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实习基地建设。与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双方签订《校企实习实训合作协议》。

(四)化学师范专业认证工作

总结撰写完成了化学师范专业认证申报材料包括毕业要求达成性主观评价报告、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分析报告、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毕业生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报告、化学专业2015-2016届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调查分析报告等。

(五)研究生培养工作

1.2020年,每个新学期第一周,与各专业教学负责人共同完成了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安排学生上课教室。

2.完成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给学生讲解校纪校规,传达了研究生日常管理、课程教学、学位申请、毕业答辩等相关规定和制度,安全知识讲座以及学术讲座,探访新生宿舍。

3.完成毕业生毕业论文查重、盲审,毕业生预答辩,毕业生答辩和毕业答辩材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三、科研和社会服务

(一)提升学院科研成果水平

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学院职称申报、研究生招生、岗位聘任等方面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2020年学院在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Int. Ed.》发表论文2篇,发表科研论文357篇,获批各类项目40余项,授权专利58项。

(二)健全产学研结合机制

学院推进产学研科研团队建设,建立2个产学研科研团队。2020年获批产学研科研类项目10余项。获批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工业领域项目3项。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积极引进优秀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针对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审阅资料、电话联系、线上招聘等方式,引进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人才5名,博士后入站1人。为重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的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推动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组织实施课程思政及师德师风建设报告和专题研讨活动。以贯通第一二课堂为途径,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创新了方式方法,促进了课内思政与课外思政、线上思政与线下思政、理论教育与实践强化的互动融通、协同发展。

3. 学院将思想政治表现纳入新引进师资、职称评审推荐、推优推先进、学生研究生推免、评奖等工作中,作为考察的重点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学术交流

(一)提升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

举办线上线下学术报告50余场次,提升学院学术交流氛围。举办了2020兰州有机化学高峰论坛,邀请国内17所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院士、杰青、优青、青千等业内杰出专家学者22人,为化学学科建设献计献策。

(二)做好国际合作交流工作

完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化学本科专业2020年招生,招收本科生47名,有效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化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计划。持续推进学院和英国利物浦大学科研合作。完成了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框架下中外合作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主要和波兰及韩国等大学合作培养。

六、科研平台建设

(一)完善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

材料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申报,总结了国合基地建设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召开了“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十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甘肃省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第十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及“风沙危害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第五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召开了2019年总结会暨青年学者论坛。

(二)做好科研平台项目建设

以科研平台为支撑,完成2020年科研项目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级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卢小泉教授被授予“全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卢小泉教授主持申报的“黄河上游流域甘肃段水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项目获2020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资助,资助经费300万元。

七、招生工作

(一)本科招生工作

通过线上线下招生宣传,完成了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包括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化学专业包括公费师范生、普通师范生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研究生招生工作

1.完成2020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复试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方式进行。本次复试工作按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等三个学科方向分类进行。最终录取化学学术型硕士(含推免)155人;(其中分析化学专业37人,无机化学21人,物理化学21人,有机化学39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7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型硕士14人;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101人;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型硕士 7人。共招生277人。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了网络线上导师双向选择。

2.组织学院老师进行了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工作。组织开展了202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复试工作,最终拟录取学术型博士研究生22人,其中无机化学专业3人,分析化学专业6人,有机化学专业5人,物理化学专业4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4人。1人以硕博连读形式录取,3人以申请审核形式录取,其余18人均以公开招考形式录取。

八、学生管理工作

(一)充实学生管理队伍,保障学生工作顺利开展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党委书记、学院院长担任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适时调整补充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统筹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奖助勤贷、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四自”等工作开展。同时,我院落实院领导联系班级制度和宿舍走访制度,学院领导坚持每学期参加联系班级活动1次,坚持每学期走访学生宿舍不少于1次。学院进一步强化和明确班主任、导师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化学化工学院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完成班主任工作年度测评,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会议、学生工作研讨会、学生座谈会、奖助学金评定民主讨论会等交换工作意见、提升工作效能。

(二)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工作有章可依

学院适时修订完善了《化学化工学院学生日常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免细则》《化学化工学研究生奖助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学生请销假制度》等管理制度,并出台《化学化工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化学化工学院疫情防控学生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劳动实践课方案细则(试行)》《化学化工学院“德国IKA天之骄子教育奖学金”评定细则》等制度,进一步促使学生工作的管理稳健有序。

(三)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建立思政教育常态化机制

一是旗帜鲜明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学生党支部、团支部进行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廉政教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先进人物事迹等多个专题的学习活动。二是润物无声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我和我的家乡》《八佰》等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组织本科生持续开展好“青年大学习”线上学习,多种方式发挥学生党员、奖学金获得者和继续深造同学的示范作用。三是分层分类开展学生日常教育,邀请高锦章老先生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由权正军院长带领专业课教师为新生开授专业引导课,请武保处同志为新生做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并进行消防安全演练,举办化学化工学院第四届“互联网+”校园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院学生入学教育考试合格率达100%,安全微课学习通过率达到98.24%。四是突出专业特色做好班团组织活动,定期开展“四进四信,爱党爱国”“展现青春梦想,共创活力支部”“新生团员轮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等主题团日活动,不定期开展“青年马克思”学生骨干专题培训活动。

(四)强化院风班风建设,推进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精细化

学院始终把院风、班风建设作为教学和育人工作的重点,坚持将院风、班风建设融入到课堂当中、融入到测评当中、融入到主题班会当中,推动学生日常管理网格化。一是加强课堂考勤,各班班长负责具体每节课的考勤,辅导员与学生干部随机抽查课堂考勤,任课教师协同管理学生课堂考勤,院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每学期不少于5次的听课获得。二是加强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学生外出登记、返校集体点名及请销假制度,落实家长联系制度,校外学生住宿审批程序严格,及时对违纪违规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并根据校纪校规、学院规章制度给与相应的处理,辅导员、班主任对违纪学生进行长期跟踪教育。三是加强宿舍管理,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每学期走访学生宿舍10次以上,入住公寓辅导员工作认真得力,公寓违规通报率低。

(五)引导践行“四自”理念,激发学生成长内在动因

鼓励与支持学生践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理念。一是坚持每周课堂督导及考勤工作;二是召开“新生‘四自’和文明养成教育讲座”,定期开展学生公寓走访,举办“宿舍风采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三是引导学生参与爱校周、食堂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学院认真组织开展本科生劳动实践课;四是加强受助学生的自强教育,设置实验室安全督察员、公共区域卫生监督员等学院岗位,全面覆盖受助学生,2020年,学院参加助学育人岗位学生达400余人。

(六)做好学院品牌活动,丰富创新学生活动形式

积极推进学生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兴趣、习惯养成和体格锻炼的有机融合。一是积极响应学校各项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第十八届“丁香花开”诗词文化节、“袁敦礼杯”排球赛、新生运动会等活动。二是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做好学院品牌特色活动,举办了西北师范大学第八届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化学化工学院第四届“互联网+”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学院学生从师(业)技能训练大赛、化学化工学院2020年“冬之韵”文艺汇演暨颁奖典礼等活动。三是指导支持社团活动开展,青年化学社、小草服务社两大学生社团继续努力做好科技进校园、走访老教授等爱心公益活动。四是积极组织广大青年学子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共组建了5支社会实践队赴省内各地开展专业学习、志愿服务、考察调研等社会实践,其中“美丽中国青年行”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调研社会实践团在甘肃省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金奖。五是加强学生体育教育,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进操场”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举办了“迎新杯”篮排赛、“交流杯”篮球赛。六是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东华科技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甘肃省第八届大学生化学竞赛、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多个赛事,并获得近20项省级以上奖项。

(七)规范就业流程,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率

学院高度重视在校生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一是成立书记、院长双组长制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化学化工学院2020年促进就业工作办法》,建立《化学化工学院2020年促进就业工作台账》,实施就业工作月监测通报制度。二是落实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会议精神,组织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学生就业工作3次。三是及时分层组织毕业年级召开就业动员大会,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面向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就业知识方面的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类活动,并邀请就业指导中心有关人员为毕业生做有关创业以、就业方面的专题讲座。五是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积极开展双创月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借助学院优势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创新创业大赛参赛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提升就业竞争力。 2020年,我院学生完成“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9项,获批新2021年项目83项,我院学生在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获得“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1项。六是为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学院与甘肃金化集团公司合作建立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同时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拓展学生就业途径,举办面向我院各专业的专场招聘会20余场。截止12月10日,我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70.27%。

九、党建管理工作

(一)强化理论学习,夯实立德树人、教育强国的初心使命

1.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十九届中全会精神,按照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要求,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助力学院发展为目标,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核心,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为关键,聚焦中心任务、坚定工作方向,围绕服务发展、提高工作水平,推动了党组织的向心力、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升,为高水平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2. 突出政治功能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注重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引领具体化、形象化。

3. 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廉政建设、全国“两会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先进人物事迹等8次专题学习会议。对学习内容开展专题研讨、专题宣传,不断提高思想教育的质量。

4. 组织学院科级及以上干部(含科级以上辅导员,专职组织员,五级、六级职员)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培训班学习。

(二)注重基层党建工作,加强战斗堡垒作用

1. 高度重视“三会一课”制度是提高党员素质和党支部战斗力的有效形式,“三会一课”与时俱进,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改进,定期对“三会一课”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党课选题结合实际,选择党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全体党员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贯彻新任务、新要求

2. 进一步加强党支部联系工作,在党委委员联系指定的党支部外,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走访3-4个党支部,参加其党支部支委会议、党员大会,并与党员进行交流和座谈。组织党支部实施专题民主生活会工作。

3. 结合“四抓两整治”对学院师生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4. 结合党组织活动防疫暨返校专题教育、团学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中华民族精神座谈、教育宣传工作,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观念。

5. 上半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40人,下半年确定积极分子46人,2020年入党积极分子86人上半年发展党员45人,下半年发展党员42人,2020年共发展87人。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0年 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260余名。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1. 强化学院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成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书记任组长,院长任副组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和教学督导为成员组成。

2. 开展“三全育人”协同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等相关工作。教师党员立德树人引领作用研究;在全体教职工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培育组建1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组织开展《高校化学专业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在线课程建设,申报2 0 2 0 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1项。

3. 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将课堂思政作为重点考察内容。

4. 制定《化学化工学院各类会议报告审批表》。

5. 举办“中学校长论坛”。进行职前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1. 学院党委被列为甘肃省标杆院系培育计划。

2. 2020年获得甘肃省教学质量提高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4项。新能源材料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获批“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申报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1项。获批校级课堂思政项目一项。

3. 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甘肃省先进科研工作者称号1人,获2020年甘肃省第四批“最美人物”称号1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人,获甘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获校级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

4.修订学院职称评定推荐办法,推行科研代表作制,增加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考核比重。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1. 加大党风廉政教育力度坚持层层压责、严字当头,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 开展廉政党课、警示教育、廉政报告、廉政主题党日、廉政知识测试以及以廉政建设主题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营造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学校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六)组织实施精准扶贫、消费扶贫、典型案例等工作

1. 进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2020年4月由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等三个单位组成帮扶工作组,到礼县桥头乡麻元村进村入户进行帮扶工作。与西北师范大学驻村干部、村“两委”负责人就帮扶工作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目前情况,查阅了部分帮扶材料,共同商议了近期的帮扶计划。与帮扶户进行零距离、全覆盖 “一对一”入户对接,工作组为帮扶户赠送了取暖用品,为西北师范大学驻村干部赠送了生活用品。此前,由麻元村帮扶工作组帮建的帮扶户庭院太阳能照明灯已安装到位。

2. 积极响应消费扶贫爱心行动倡议,学院帮扶责任人和领导干部带头、教师党员和在职教职工参与。共有114名教职工捐款,每人200元,总计22800元。

3. 贯彻中央、甘肃省“三区”科技扶贫人才支持计划,学院教师查飞、唐小华、冯华、胡东成自2018年派往陇南市康县三河坝镇斜坡村开展科技扶贫,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科技讲座,项目申报,产品宣传,销售平台建设,效果明显。

(七)强化联系制度,畅通学院领导与师生联系的渠道

1. 坚持大学课堂纪律要求,院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次。

2. 建立班级联系制度,每学期参加班级活动1次。每学期进宿舍不少于1次。

3. 积极组织参加学院学术报告和讲坛,积极研究、指导、参与社团活动。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4. 每学期召开新学期开学见面会、学生座谈会各一次。每学期召开不同层次的老师座谈会1次。每学期联系党外人士谈话2次。每学期走访离退休老师各1次。

(八)加强党工团协同,实现基层治理和维稳工作有机融合

1. 全面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1) 积极组织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返校后日常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2) 组织党支部书记、系所中心负责人配备防疫消杀酒精和过氧乙酸消毒液学校后勤保障部配送700斤75%酒精,为师大社区配送75%酒精丁腈手套,为学院教职工配送口罩、75%酒精过氧乙酸消毒液为离退休老师购置酒精消毒液。

2. 加强实验室安全巡查,牢守安全底线

(1) 严格执行学院实验室安全三级检查制度。协调管理化学市级药品,规范程序处置化学危险品废弃物,及时通报整改安全隐患。 

(2) 举办消防安全讲座和消防演练活动。

(3) 组织学生安全微课及安全知识竞赛

 

化学化工学院

2020.12.10

 



联系方式

学院办公室:0931-7970806

本科教务办公室:0931-7970144

研究生教务办公室:0931-7971851

团委办公室:0931-797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