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甘肃省高水平“新工科”建设专业
[2024-12-24]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发布了甘肃省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及专业认定结果。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遴选认定为甘肃省高水平“新工科”建设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2年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专业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依托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围绕生态材料、新能源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获批甘肃省创新创业特色专业、甘肃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自2018年7月以来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也是西北师范大学第二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019年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019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未来,我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卢小泉、祝振童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文实现水中高风险致病菌污染物的快速、准确分析
[2025-04-02]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高原交汇区水资源安全与水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卢小泉、云亭青年教授祝振童团队在水中致病菌污染物检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atiometric Electrochemical DNAzyme Biosensor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in Urban Water Source”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图1.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示意图及工作原理水中生物性污染已成为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沙门氏菌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水源性致病菌,可通过污染环境水体引发群体性感染,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安全。传统检测方法依然存在诸多局限,如细菌培养法耗时长、PCR技术依赖复杂仪器及专业操作,难以满足沙门氏菌的快速、灵敏、现场分析需求。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灵敏、快速的方法来特异性检测水中的沙门氏菌。近日,卢小泉、祝振童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无酶扩增比率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用于灵敏、快速、现场定量检测城市水源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

我院牵头建设甘肃省沙产业研究院 打造学科发展新引擎
[2025-03-31]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24年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名单,由我院主导申报的“甘肃沙产业研究院”正式获批。该研究院的设立不仅标志着我校在生态治理领域的重要突破,更是我院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学院“学科-产业”双轮驱动战略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近年来,我院依托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联合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力量,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并重点围绕生态功能材料研发、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沙生植物资源开发等方向,与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宁苗生态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了“企业+科研平台”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向与沙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形成“基础学科支撑产业、产业需求反哺学科”的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催生的“生态功能材料化学”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为学院申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产业化验证场景。“研究院的建设是化学化工